站内公告:

亲友传真---海外信息直接看 https://qycz.org

Main Menu

回覆帖子

发送站内短信时发生以下错误:
警告: 该贴已经至少 180 天没有更改。
除非你一定要回复,否则也许考虑发一个新贴会更好。
Note: this post will not display until it has been approved by a moderator.
Attachments: (Clear attachments)
限制: 每篇帖子 3 (3 remaining), maximum total size 8.00 MB, maximum individual size 2.00 MB
请将要删除的附件取消勾选
Click or drag files here to attach them.
进阶选项(包含帖子状态和附件)...
验证码:
请将此框留空:
《九评共产党》一共有几评?(请用阿拉伯数字回答):
Shortcuts: ALT+S post or ALT+P preview

帖子总览

作者 guangzhan
 - 一月 06, 2010, 06:04:49 上午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丽江光影
有多少人是在深夜踏上丽江古城,我不得而知。
  邂逅丽江的时候,是凌晨的4点钟。睡眼蒙胧中,走在丽江磨砺得没有棱角的角砾岩路上,我们的低声细语如同超分贝的噪音,让人感慨感染到了丽江的沉寂,但她对我们的感慨感染是那样的无动于衷,尽管过2个多小时后,它会喧闹无比。

  长长的巷子,偶然见着的灯光,投下的光斑没有人打搅着它的定格;人的影子由于光的固定而变化着,时长时短,时斜时正;古城建筑也因这偶然的灯光,飞檐轮廓依稀可见;小桥流水,在光影的折射中,呈现着回应式的波光......

  深夜里,感悟丽江的光影,会健忘自我,萌生一种柔情的倾诉和莫名的依恋。尽管从这古城的光影中,无法与玉龙雪山、虎跳峡,甚至无法与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联系关系起来。

  早上7点多钟,清晨的阳光,斜睨着古城里的建筑,光影是那样光鲜,如那水印木刻版画一样。

  提篮里的樱桃,在清晨阳光的映照中,透支了它的鲜明和水灵;冷巷深处,逆光中的门不会锁着,门里阳光下的静态竹凳,阅后分歧的书籍,凝聚着一种视若无睹;古桥流水边上的民居,在向阳的作用下,形成了浅棕与深褐的同色调反差;穿戴宽松的纳西人,在斜照的阳光里,投下苗条的身影......

  逛丽江,会触摸到心地里柔软的神经,由于阳光里有着古城生命的年轮,有着人与天然的和谐相处。

  拿一张手绘舆图,对光一照,粗纹理的纸张,映出丽江古城的走势;小店里的银饰,戴一样上手,朝着阳光一挥,手上就有着移动的投影和银光的刺眼;身上比着纯棉的服装,站在门口边上,光里光外的衣物不一样;坐在纳西族依渠而建的粗犷民居上发呆,伸手可触廊外阳光的明媚;丽江古城"大观园"木府牌楼,"迎朝阳而得木气"......

  试着把光影中的感觉码在一起,才明白,丽江是上天眷顾的结果。

  3.8平方公里丽江古城,走过了800多年的历史长河;三股入城的玉泉河水,分成无数支流,穿街绕巷,流布全城;"三眼井"旁,纳西女人沿井捶衣,笑音和着浣衣声;茶马旧道上,熙熙攘攘的人群,印证着历史久远的滇西北商贸集散中央;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、绿树、深巷、古屋相互映衬,凸现着"东方威尼斯"和"高原苏州"; 彩石铺就的四方街,群绕着大片的明清建筑......

  于是明白,民族的才是世界的。

  本认为匆匆经由丽江,几个小时的逗留,自己充其量是个过客,没有什么东西来得及入眼。由于说风景,比不外我们广西的桂林甲天下的山水,也比不外柳州的自然盆景壶城;说园林,更没有苏杭的风韵。但高原的阳光,让我们在发呆之际,体验到了丽江的不同凡响。

  "我们一起来摇呀摇太阳,不要错过那好时光......"方芳的《摇太阳》,同样适合丽江的光影,及由丽江光影所触动的那根神经。

  3000多米海拔的高原阳光,老是不吝啬地赐赉丽江,蓝天白云、风和日丽。于是,人们习惯成天然地享受丽江的日出、日落,但却忽略了由日光带来的变化,及这变化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,和由这愉悦触动的那根神经,到由柔致雅产生的文字。

  丽江确实令人向往。
  但并不是每个向往者都能承受丽江的因人而异,如光影。丽江之所以吸惹人,是由于她多角度展示了自己的美,那怕是再寻常不外的光影。